2021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精选6节

2021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精选6节 第1节
B. 技术设计更改单报项目委托单位备案后,即可实施
C. 技术设计更改单经项目承担单位评审、验证和审批后,即可实施
D. 专业技术设计书经项目委托单位审批后,即可实施
E. 项目技术设计书经项目委托单位审批后,即可实施
B:保持铅垂
C:平行于照准部水准管轴
D:垂直于横轴
B:地籍要素测绘
C:地籍调查
D:地形高程点
E:动态监测与更新
B.0.15
C.0.20
D.0.25
B:密度
C:长度
D:表现形式
E:精度
B:10年
C:8~10年
D:5年
B. 统一的起算面
C. 各种测量控制网
D. 起算方位及有关的地点、 设施和名称等
2021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精选6节 第2节
B:《全国测绘资料和测绘档案管理规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某市计划测制本地区的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前期工作是对本地区进行航空摄影。
1.摄区概况
摄区东西长132km,南北长112km,为一矩形区域,总面积为14784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 0%;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52m,最高海拔为345m。测区内低点平均高程为7 5 m,高点平均高程为234m。
2.航空摄影基本技术要求
(1)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2)航摄比例尺为1:200000
(3)航向重叠要求为6 5%,最小不得小于6 0%;旁向重叠要求为3 5%,最小不得小于2 5%。
(4)航线敷设按常规的东西向敷设;航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2条基线,旁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50%。
(5)采用GPS导航,按设计坐标曝光;不敷设构架航线。
【问题】
1.航空摄影项目包括哪些环节?
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3.航摄分区的原则是什么?
4.根据案例计算以下摄影参数:摄影基准面;相对航高、绝对航高;摄区最高点和最低点重叠度;航摄分区数;摄区航线条数、每条航线像片数。
1.测绘航空摄影项目主要包括:航摄空域的申请、编写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书、摄区划分、航摄基本参数计算、航摄季节和航摄时间的选择、航摄仪的选择与检定、航空胶片的选择和测定、航空摄影、航空摄影影像处理、成果质量检查和成果整理与验收等。
2.航空摄影技术设计主要包括:任务来源、摄区概况、主要技术依据、技术设计、实施方案、质量控制与保障、成果整理和提交成果资料等内容。
3.航摄分区原则如下:
(1)分区的界线应与图廓线一致。
(2)当航摄比例尺小于1:7000时,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不应大于相对航高的1/4(以分区的平均高度平面为摄影基准面的航高);当航摄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7000时,分区内的地形高差不应大于相对航高的1/6。分区内的地形高差ΔH=h高平均-h低平均。
(3)根据成图比例尺确定分区最小跨度,在地形高差许可的情况下,航摄分区的跨度应尽量划大,同时分区划分还应考虑用户提出的加密方法和布设方案要求。
(4)当地面高差突变,地形特征差别显著或有特殊要求时,在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破图幅划分航摄分区。
(5)分区内的地物景物反差、地貌类型应尽量一致。
(6)划分分区时,应考虑航摄飞机侧前方安全距离与安全高度。
(7)当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辅助空三航摄时,划分分区除应遵守以上各规定外,还应确保分区界线与加密分区界线相一致或一个摄影分区内可涵盖多个完整的加密分区。
4.根据案例计算以下摄影参数:
(1)摄影基准面。
h基=(h高平均+h低平均)/2=(234+72)/2=154.5(m)
(2)相对航高、绝对航高。
H相=m·f=20000*1 5 2*0.001= 3040(m)
H绝=H相+h基=3040+154. 5=3194.5(m)
(3)摄区最高点和最低点重叠度。
最高点:
最低点:
(4)航摄分区数。
该区的高差为:345-52=293(m),小于相对航高3040的1/4,该区只需一个摄区。
(5)摄区航线条数、每条航线像片数。
基线长度:Bx=Lx(1- px)·m=230*(1-0.6 5)*20=1610 (m)。
航线间隔:Dy=Ly(1- qy)·m=230*(1-0. 35)*20=2990( m)。
分区航线条数=分区宽度/Dy=112000/2990=38(条)。
每条航线像片数=每条航线长度/Bx=132000/1610=82(张)。
分区像片数= ∑ 航线像片数=38*82=3116(张)。
B.二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GPS拟合高程测量
C.五等也可以采用GPS拟合高程测量.
D.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查看答案
B.乡镇
C.村
D.组
B:数据生产技术设计书
C:数据生产技术总结
D:数据生产的数据检查报告
E:数据库测试报告
B. 内定向参数
C. 外方位角元素
D. 地面控制点坐标
2021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精选6节 第3节
B:河流的综合包含河流的选取和河流图形的概括两部分
C:湖泊的岸线概括同海岸线的化简有许多相同之处,湖泊的选取标准一般定为0.5~1mm2,小于此标准的可适当合并
D:井、泉和渠网的制图综合只有取舍,没有形状概括的问题
B:8℃~12℃
C:12℃~16℃
D:16℃以上
A.军事测绘主管部门
B.国务院测绘主管部门
C.军事测绘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测绘主管部门
D.军事测绘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测绘主管部门
B:从高等级到低等级。
C:从大到小
D:从数量到质量
沿海某市为了港口建设,需要对甲地到乙地距海岸线10 km水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获取1:10 000的水下地形图。
1.指标要求如下。
1)平面坐标系统:城市坐标系,高斯投影,30分带。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3)测图比例尺:测图比例尺为1:10 000,等深线间距1 m。
4)精度要求:定位精度要求2m,测深精度要求0.3%水深,交叉点测深不符值均方根要求小于0.5 m。
2.现有资料如下。
1)市区的1:10 000的地形图;
2)测区附近有4个三等GPS控制点;
3)测区附近有3个二等水准点。
3.水下地形测量采用的设备如下。
1)定位设备(GPS):根据测量比例尺、精度和测量环境采用信标GPS接收机。
2)测深设备:应根据要求采用单波束、多波束测深设备。
3)声速测量:应该根据水深以及区域温度、盐度变化采用声速剖面仪。
4)验潮仪:对于需要架设临时验潮站的情况,可采用水尺验潮、波潮流仪、压力式验潮计。
5)水准测量:水准仪或者全站仪。
6)其他辅助设备:为实现精确测深,可考虑在测深中配备姿态传感器和光线罗经等辅助设备。辅助设备还包括计算机、发电机等其他设备。
问题
(1)筒述海洋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
(2)筒述测深线的布设要求。
(3)简述深度改正的内容。
(1)海洋工程地形测量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础;
②水位观测,确定1985国家高程基准、理论深度基准面与当地平均海面的关系,计算水
深测量时的水位改正值:
③海底地形测绘;
④海底微地貌测绘;
⑤海底表面障碍物探测;
⑥海岸、岛礁地形测绘。
(2)主测深线方向,当用单波束测声仪测声时,应垂直等深线的总方向;当用多波束测声仪测声时,原则上应平行等深线的总方向;对狭窄航道,测深线方向可与等深线成45°角。在下列情况下,布设测深线的要求有所不同。
①沙嘴岬角、石陂延伸处,一般应布设辐射线,如布设辐射线还难以查明其延伸范围时,则应适当布设平行其轮廓线的测深线。
②重要海区的礁石与小岛周围应布设螺旋形测深线。
③锯齿形海岸,测深线应与岸线总方向成45°角。
④应从码头壁外1~2 m开始,图上每隔2 mm平行码头壁布设2~3条测深线。
⑤使用多波束测声系统全覆盖测深时,应根据水深、仪器性能,保证测线间有10%的重叠来布设测线。
⑥其他海洋工程根据实际的需要可采用其他布设方式。
(3)(参见考点3)
深度改正包括吃水改正(在测深仪无吃水改正功能时)、水位改正、声速改正和动态吃水改正。
①水位改正。在进行水位改正前,需经检查各验潮站的零点、平均海面和深度基准面的确定是否准确。平均海面、深度基准面的计算精确至0. 01 m。当相邻验潮站的控制范围重叠时,两验潮站间的瞬时水深应以其实测水位资料分别改正。当相邻验潮站的控制范围值不重叠时,两验潮站间的瞬时水深,可采用直线分带法或时差法进行水位改正,采用上述方法时均要求两站间的潮时和潮高的变化与其距离成比例,分带或时带的界线基本上应与潮波方向垂直。对离岸较远,又无法设立海上定点验潮站的海域,可采用预报水位内插处理方法解决。改正后的深度值精确至0.1 m。
②声速改正。水深大于20 m,声速对测深精度影响较大时,应进行声速改正。
③动态吃水改正。当动态吃水变化大于5 cm时,必须顾及动态吃水改正。
B:总参测绘局布设的GPS一、二级网
C: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
D:中国大陆环境构造监测网
E:国家天文大地网
B:地心坐标系统
C:高程系统
D:重力测量系统
2021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精选6节 第4节
某市对海滩涂实施1:1万的水下地形测量,为该市围垦工程、港航建设、海洋资源利用等提供基础性测绘资料。
2.目标
获取A地到B地距离海岸线5 km水域的1:1万的水下地形图。测量任务工期60天。
3.指标要求
(1)平面坐标系统:城市坐标系,高斯投影,3°分带。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3)测图比例尺:测图比例尺为1:1万,等深线间距1m。
(4)精度要求:定位精度要求2m,测深精度要求0.3%水深,交叉点测深不符值均方根要求小于0.5 m。
4.条件
1)测区条件
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东部受大面积海洋水体的调节作用,西北到西南部群山环列,对冬季寒风侵袭起到阻隔作用,从而形成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7.3℃~18.3℃,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月平均气温在28℃,极端最高值达40.5℃;7月至9月为台风雨期,雨量大,强度大,降水量占全年的20%~28%;夏季盛行东南风,夏、秋季节多台风,一般风力在7~8级以上,有时风力达12级以上。本海区均属强潮区半日型潮流,大潮期间多数地区流速大于1 m/s,属正规半日潮,一天二高二低现象明显。
2)人员
(1)水下地形测量需要3艘测量船,每船配备技术人员3人;
(2)潮位测量人员3人,分别负责相关潮位站潮位观测;
(3)后勤保障人员1人;
(4)项目负责及领导各1人。
3)设备
水下地形测量采用的设备如下:①定位设备(GPS);②测深设备;③声速测量;④验潮仪;⑤水准测量;⑥其他辅助设备,为实现精确测深,可考虑在测深中配备姿态传感器和光线罗经等辅助设备。辅助设备还包括计算机、发电机等其他设备。
4)已有的资料
(1)测区内已有1:1万的地形图,可作为控制网设计、选点用图;
(2)测区内及附近已有1954北京坐标系下的二、三等GPS控制点;
(3)测区内及附近已有1985黄海高程系下的二等高程控制点。
5.提交成果
项目实施需要提交如下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
(1)原始资料:包括原始调查、现场记录、光盘磁带等原始记录资料。
(2)成果资料:包括调查航次信息、测线/剖面信息、经处理的水深数据、声速剖面数据、验潮站水位观测数据以及水下地形图等。
1小题>
确定深度基准面有哪几种方法
2小题>
海图一般采用什么投影试述其特点。
3小题>
海底地貌有哪几种表示方法
(1)最低天文潮面;
(2)平均大潮低潮面;
(3)最低大潮低潮面;
(4)平均低潮面;
(5)平均低低潮面;
(6)略最低低潮面;
(7)理论深度基准面;
(8)近最低潮面。
2小题> 海图一般采用墨卡托投影,又名“等角正轴圆柱投影”。
墨卡托投影有如下特点。
(1)经线是相互平行的直线,而且相同度数间隔的经线之间的距离也相等,
(2)纬线也是平行的直线,相同度数的间隔随纬度的增大向两极逐渐伸长(渐长),至极地为无穷大。
(3)经线与纬线成正交。
(4)投影面上同一点的两方向线(大地线或大圆弧)的切线的夹角与实地一致。当比例尺较大时,方向线近似于直线。
(5)等角航线在投影平面上是一条直线,而大地线(椭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或大圆(把椭球件视为球体时)在投影平面上是一条凸向极地的曲线。
3小题>海底地貌表示方法有:①符号法;②深度注记法;③等深线法;④明暗等深线法;⑤分层设色法;⑥晕渲法;⑦晕滃法;⑧写景法。
B:3
C:4
D:5
B.地图的分幅设计
C.图面配置设计
D.地图的拼接设计
E.地图线划设计
B.高程控制测量
C.重力测量
D.变形测量
E.库区淹没测量
B. 线
C. 面
D. 体
B:50mm
C:70mm
D:100mm
B:行业标准
C:企业标准
D: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2021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精选6节 第5节
B:确定本单位的质量方针
C:确定本单位的质量目标
D:签发作业指导书
B. 激光铅垂仪法
C. 光学铅垂仪法
D. 全站仪和弯管目镜法
E. 引张线法
二等控制网
1)测区概况
××省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夏季最高气温为40℃,冬季最低气温为-1 0℃。 6~7月为梅雨季节,年平均降雨量在1234mm以上。 11月至次年3月空气湿度较大,经常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该省内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十分便利。
该省现有的大地控制网受地壳变动和社会建设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损坏、减少严重,目前的大地控制网点难以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为此,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利用GNSS技术建立二等大地控制网。
2)已有资料
(1)测区现有地形图及交通图、行政区划图可供设计、选点使用。
(2)对控制测量范围的控制点进行了全面普查,国家级网点若干个。
3 )作业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GB/T 12897—2006)。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4)《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 22021—2008)。
4)问题
(1)××测绘院承接该项目,现进行技术设计,简述技术设计的目的和步骤。
(2)试述该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
(3)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验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二等控制网
(1)××测绘院承接该项目,现进行技术设计,简述技术设计的目的和步骤。
①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制订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产品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②技术设计的主要步骤如下。
a.资料收集:收集测区有关资料,包括测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气象资料,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交通图及测区总体建设规划和近期发展方面的资料,已有的大地测量成果资料,如点之记、成果表及技术总结等。对收集资料加以分析和研究,选取有价值和可靠的部分作为设计时参考。
b.实地踏勘:在拟订布网方案和计划时,需要到测区进行必要的踏勘和调查,作为设计参考。
c.图上设计:根据实际大地测量任务,按照有关规范和技术规定,在地形图上拟订出控制点的位置和控制网的图形结构。具体而言,图上设计主要依据测量任务中规定的GNSS网布设的目的、等级、边长、观测精度等要求,综合考虑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等情况,按照优化设计原则,在设计图上标出新设计的GNSS点的点位、点名、级别,制订GNSS联测方案,以及与已有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国家三角点联测方案。
d.技术设计书编写:按照编写技术设计书的要求编制技术设计书。
(2)试述该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
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任务概况、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主要技术指标与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①任务概况:主要说明任务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行政隶属、完成期限等。
②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根据需要说明与设计方案和测绘作业有关的自然地理概况,内容包括测区地形地貌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概况和困难类别等。
③已有资料情况:说明测区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施测年代、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和重力基准,资料的主要质量情况和评价、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④引用文件:说明专业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便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⑤主要技术指标:说明作业或成果的种类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⑥技术设计方案。
a.选点、埋石:规定选点、埋石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精度质量要求、上交成果资料要求等。
b.平面控制测量设计方案:规定GPS接收机(或其他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专业软件,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精度质量要求,规定上交成果资料要求等。
c.高程控制测量设计方案:规定水准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专业软件,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精度质量要求,规定上交成果资料要求等。
d.重力控制测量设计方案:规定重力测量仪器的类型、数量、精度指标,规定测量和计算所需的专业软件,规定作业的主要过程、各工序作业方法、精度质量要求,规定上交成果资料要求等。
e.大地测量数据处理:规定计算所需的专业软件、硬件配置及其检验和测试要求,规定数据处理的技术路线或流程,规定各过程作业要求和精度质量要求,规定数据质量检查的要求,规定上交成果内容、形式、打印格式和归档要求,有关附录等。
(3)解释“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含义,验收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设计书和国家有关规范。遵循“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原则,测绘生产单位对产品质量实行过程检查和最终检查。
过程检查是在作业组自查、互查基础上,由项目部进行全面检查。最终检查是在全面检查基础上,由生产单位质检人员进行的再一次全面检查。
验收是由任务委托单位组织实施或其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机构验收。验收包括概查和详查,概查是对样本以外的影响质量的重要质量特性和带倾向性问题的检查,详查是对样本(从批中抽取5%~1 0%)作全面检查。
验收的重点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①实施方案是否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
②补测、重测和数据剔除是否合理;
③数据处理软件是否符合要求,处理项目是否齐全,起算数据是否正确;
④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验收完成后应写出成果验收报告。
B. 所在地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C. 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
D. 军队测绘主管部门
B:拓扑关联
C:拓扑包含
D:以上三者都不是
B. 间曲线
C. 汇水线
D. 分水线
2021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精选6节 第6节
B.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详细数据成果资料、科学性及公布的必要性说明
C.与相关历史数据、已公布数据的对比材料
D.重要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的技术方案及对数据验收评估的有关资料
(1)建议人的基本情况(建议人为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的不需提供);
(2)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详细数据成果资料、科学性及公布的必要性说明;
(3)重要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的技术方案及对数据验收评估的有关资料;
(4)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资料。
B.导入标高
C.两井定向
D.陀螺经纬仪定向
E.导线测量
B:在测绘资格审查认证及年检工作中,承担有关测绘标准实施监督、质量管理评价及产品质量检测、检验
C:受用户的委托,承担测绘项目合同的技术咨询及产品质量检验、验收
D:向测绘主管部门和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不定期报送测绘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国务院
B:实时、快速
C:学科融合
D:长距离、大范围
E:参心数据
B. 控制
C. 检查
D. 训练
B:印刷工艺设计
C:图形和表示方法设计
D:图式图例设计
E:各图幅的分幅设计
